12月20日,由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劃,商洛廣播電視臺和我校人文學院新聞傳播系聯合攝制的商洛非遺文化系列微紀錄片《商州木雕》在商州區腰市鎮上集村開拍。

攝制組一行深入商州區腰市鎮上集村,對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洛木雕傳承人郭樹壽進行了全程拍攝和專訪。郭樹壽傾心雕刻五十余年,將民間木雕技藝傳承并創新,形成了獨特的木雕藝術風格。郭樹壽老人在節目拍攝間隙談到:“非常感謝社會各界對我的關注和支持。通過拍攝宣傳,更多人能了解到咱們的商州木雕,關注關心商州木雕,也讓干這件事五十余年的我很開心,也很有干勁。”

商州木雕作為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留存于商州的一種傳統手工雕刻技藝,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既是地域文化的瑰寶,也富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但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加上制作技藝復雜,傳承難度大,商州木雕逐漸蕭條,手藝人數量銳減。
人文學院與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商洛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非遺文化系列微紀錄片,旨在通過鏡頭語言生動展現商洛傳統技藝類為主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記錄其制作工藝和歷史淵源,講述非遺傳承人“一生擇一事”的專注。更希望通過影像的力量,讓傳統技藝資料永久留存,也喚起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與保護。
此次微紀錄片的成功開拍,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校外實踐平臺,相關合作的開展也將推動校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新媒體行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文化傳承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人文學院供稿 文/圖 逯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