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陜西省科技廳、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科協等5家單位聯合舉辦的2024年陜西省科普講解大賽決賽結果揭曉,我校教師榮獲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優秀獎2項,獲獎數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也是我校參賽以來取得的重大突破。

學校高度重視此次比賽,提前謀劃、精心組織,多次邀請專家全面指導。經過校內初賽、陜南賽道預賽兩層選拔后,推薦5名教師參加全省半決賽和決賽。參賽選手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飽滿熱情的精神狀態,為現場觀眾帶來了精彩的講解。經過激烈角逐,化材學院教師王毅夢作品“變廢為寶——尾礦資源的重生”、建工學院教師吳旭春作品“世界最強木塔憑什么屹立千年?”榮獲二等獎,建工學院教師房舒作品“冰臨城下,韌潮爭鋒”榮獲三等獎。生物學院教師鄭倩娜作品“谷物,你吃對了嗎?”、化材學院教師李衛衛作品“薄如蟬翼,一紙千金——一張特殊的紙”榮獲優秀獎。
本次大賽以“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為主題,共設11個賽道,分為預賽、半決賽、決賽三個階段進行,共有來自全省380家單位的675名選手參加比賽。2024年,大賽升級為省一類職業技能競賽,逐漸發展成為陜西科普界規格水平高、參與人群多、地區覆蓋廣的地方科普活動,為廣大科普愛好者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臺,營造了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社會氛圍。
自2015年陜西省科普講解大賽大賽開展以來,我校將其作為科普技能提升、科普作品打造、科普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先后邀請35位專家,舉辦科普賽事輔導活動8次,為商洛市科技志愿服務活動輸送了16個精品科普作品。今后,將進一步激發科普資源潛力,釋放科技創新活力,推動科技成果科普化,以更高質量的科普活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為秦嶺山區的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貢獻力量。
(文/楊琳 圖/賽事組委會 編輯/劉雪 審核/史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