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教師專業成長新模式,充分發揮區域初中名優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有效促進高校與基礎教育優質資源的有機融合,提升師范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水平,近日,我校與商洛市初級中學聯合舉辦多學科教學交流公益活動,邀請商洛市初級中學省市級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團隊,分別深入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學院、數學與計算機應用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開展了20余場學科示范課、學科專題報告等活動。
商洛市初級中學教師王丹南、雷松、柴勇勇、盧潔亞等10名教師分別以《紫藤蘿瀑布》《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流速與壓強的關系》《二氧化碳的性質及用途》等為題開展了語文、歷史、物理、化學等學科課程示范教學活動。教師劉敏、嚴芳、張東斌、黨曉彬等11名教師分別以《初中地理課程核心理念和核心素養解讀》《新課標指引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設計策略探究》《新課標指引下英語教材文本的有效解讀策略》《新課標指引下的語文統編教材教學設計策略》等為題作了專題學術報告。


此次活動的開展有效提升了區域基礎教育名優骨干教師示范引領的能力與責任擔當意識,創新優化了骨干教師培訓培養實踐模式,為區域初中名優骨干教師隊伍內涵式發展搭建成長平臺,為我校師范生專業實踐能力提升提供真實有效的幫助與指導,實現了互利共贏。參與活動的師范專業學子紛紛表示,通過學習新課標背景下課堂教學設計的理念和區域基礎教育名優骨干教師教學活動設計的思維與方法,增強了職業認同感,提高了職前專業能力發展的自覺自悟意識。
(文/韓曉江 圖/各二級學院 編輯/劉雪 審核/史潔)